「斷捨離拯救了我,所以我用它拯救世界。」對整理鍊金術師小印來說,「整理即療癒」──所謂的「療癒」就是「自我重建」,大破大立,放下多餘,獲得空間,重建自己──開始整理也就開始了療癒的過程。漸漸的會感到越來越從容、生活更有序也更有目標、更自由與平靜!
小印
講師/作家/整理師/ CFP® 國際認證高級理財規劃顧問,臺灣第一且唯一結合「整理」跟「理財」的教學者、推廣「用販售二手來斷捨離」的教主。24 年販售二手經歷、6 年教學跟整理師資歷、5 年一對一財務規劃資歷。曾是上萬件物品購物狂,用賣二手斷捨離,2 年得 50 萬,33 歲財務自由,有著作《財富自由的整理鍊金術》。
▍越整理越豐盛 整理帶來財富自由
人經常透過「物質的積累」來定義自己,除非遭遇特別大的事件才會進行「整理」。從購物狂到被迫斷捨離、賣掉自己上萬件物品到重建財務自由,歸納出「整理鍊金術」的小印認為「斷捨離」的作用是讓人可以「回歸純粹」,「外在的減法」其實是「內心的加法」,透過選擇「重要」的、省去「多餘」的,得以重新認識自己,找回真實的富足與幸福。
何謂「整理鍊金術」?小印擅長透過「二手販售」協助客戶與學員斷捨離,二手販售可降低清理物品的罪咎感,除了更環保,也能「活化資產」。活化的資產,一是物品,二是空間。物品透過二手販售換回金流可用於投資,節省空間則能省下大筆的居住成本。此外還有經常被忽視的「時間成本」──將省下的寶貴時間用在人生重要項目,無論是運動、陪伴家人、專業學習等等,都屬於長期的價值投資和累積!
▍為生活去蕪存菁
購物是向外抓取,整理是轉向面對內心、釐清自己的認同。開始整理之後大部分的人都會訝異自己擁有的物品數量之多!超過自己所能承載的數量反而成為生活的包袱。「建立標準」有方法,小印建議以「空間」和「記憶」的儲存量作為標準。空間可容納的數量是固定的,一旦超過就要先有出才能有進,而物品數量以自己能夠確實回想為準,才能達到物盡其用。
▍以終為始 聚焦內在真實渴望
透過整理可以獲得真實的「豐盛」,透過整理也會釐清各種「關係」:與物品的關係、與金錢的關係,與自己的關係等等,透過「減法」省去多餘,留下最重要且關鍵事物的過程,就是不斷練習有意識地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、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!....................觀看全文請訂閱雜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