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O.29 河流身心靈療癒誌 2025年5月號
有時候崩潰也沒關係|謝依霖
河流 2025Vol.3 5-6 月號|
療癒不只是陽光,而是懂得走過陰雨,前段時間的午後雷雨是否也映照著你內心的小低谷?
這期河流,我們邀請到一群正在穿越風雨、找回力量的人,
帶你看見「陰天是祝福,因為它正引導你走向更熾熱的生命。」
封面人物|謝依霖:「我不要完美,我要做一個有勇氣的媽媽」
你還記得那位「Hold住全場」的搞笑女神嗎?
從唐宛如成為妻子與母親,到因為家人的健康危機而踏上靈性之路——
這一次,謝依霖不搞笑,她談的是:「我怎麼學會在混亂裡,不失去自己?」
- 她為什麼選擇離開演藝圈?
- 面對先生的病,她學會了什麼?
- 她現在用什麼方式,陪伴自己與孩子走過低谷?
這不是明星的故事,而是一個正在「學會活著」的靈魂。
收錄完整專訪內容,只有在本期雜誌。
特輯專題|你以為只是「捨不得丟」,其實是「心裡受過傷」
你身邊有那種怎麼樣都丟不掉東西的人嗎?
臨床心理師周嘉瑛博士指出:「囤積症,不只是囤物,是囤痛。」
背後可能藏著羞恥、焦慮、對未來的不安,甚至是自我保護的機制。
她如何透過「慈悲焦點治療」,讓個案重新面對內心傷口,走向療癒?
這篇文章會讓你重新理解「囤積」這件事,也看見一種溫柔的療癒可能。
轉化故事|她曾為了保護自己,斷開情緒連結
自然醫學博士薛仲玲老師的故事可能會刺痛你,也會擁抱你。
她從小學會「不去感覺」,以為這樣就不會痛,
卻在成年後發現:「真正的療癒,是能哭,也能愛。」
她分享如何讓自己從創傷中醒來,擁抱瑕疵與不完美,
用自己的痛苦經驗,溫柔地陪伴他人。
這是一篇會讓你「把雜誌闔上後靜靜流淚」的文章。
在路上專欄|當一位基督徒走進印度佛教的神聖土地
2025年初,黎建球校長參與了由Rosemary老師帶領的印度旅修。
回國後,他以一位基督徒的視角,分享了這段旅程的心靈震盪與跨宗教對話。
他說:「我在佛陀前,遇見了耶穌的眼神。」
這篇文字,寫給每一位在信仰、文化與靈魂探索之路上的你。
新專欄登場|「斷捨離」不是丟東西,是還給生命真相
你以為斷捨離是「放下」,其實它是「看見」。
新專欄《生命整合》邀請樂競文老師開啟靈性書寫, 她說:「放下不是否定過去,而是停止糾纏,讓事物如其所是。」
這是一個溫柔而犀利的提醒,幫助我們理解——
怎麼活出一個有整合、有敬意的生命。
河流是一把傘
有時候遮陽,有時候擋雨。
希望這本雜誌,能成為你放在包包裡,人生路上總能派上用場的那把傘。
想看完整故事,就讓我們在雜誌裡相遇吧。
產品目錄
004 編輯室報告
|跟著我走這條河流 流進愛的汪洋|
006 請跟著我 走這條河流
|願智慧之光為世界帶來吉祥|
012 我的生命故事(五)——斷手事件/黎建球
016 舊思維是你無法完成夢想的原因/李欣頻
018 你所累積的一切 在重要時刻絕不會背叛你/丁寧
封面故事|神仙補習班|謝依霖
022 有時候崩潰也沒有關係
|敲擊頌鉢|
050 頌鉢節奏與技法(下)
|斷捨離|
072 囤積中的靈魂探索/周嘉瑛
084 與痛苦共舞 內在療癒的心法/薛仲玲
|生命整合|
096 生命中的斷捨離/樂競文
|在路上|
100 當基督徒遇到了佛陀/黎建球
|漫漫讀|
110 當時無法說出口
|如其所是|
112 如何適時的放下
|時間長河裡的植物精油|
114 開口的藝術與芬芳──丁香/馬一讀
|靈性守護者|
120 第十一章 對決(三)